中国连环画

 找回密码
 注册

[共和国元帅]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

[复制链接]
angel 发表于 2013-10-5 22: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贺龙同志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之一。
在贺龙同志的家乡湘鄂西地区,广泛流传着贺龙同志两把菜刀闹革命”的故事;大革命运动失败后,贺龙同志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的领导工作;随后遵照党的指示,到湘鄂西一带活动,以毛泽东同志创建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榜样,开辟了包括洪湖地区在内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本书是根据报刊发表的有关文章、资料编绘的。

湖南西北部有一个桑植县,一八九六年,贺龙同志就出生在桑植县洪家关一个贫农的家里。贺龙有七个兄弟姐妹,他父亲贺士道为了养活一家人,除了辛勤耕种家里仅有的两亩薄田,有时还走乡串寨,替人家做点裁缝活。

贺龙长到二十来岁时,得到他父亲的同意,和几个伙伴赶马走上山路,来往于湘鄂川黔边界,运输茶叶、药材、桐油。贺龙处处留意山势地形,每当经过险峻的大山,就盘算着那里可以驻扎多少农民军。

贺龙赶马上四川的夔府或湖北的巴东,必须经过澧水上游的芭茅溪。这是桑植一带老百姓为了谋生度日出入的要道。反动统治阶级在这里设了一个关卡—盐局,专门搜刮来往过客的财物。

盐局局长是个姓李的大胖子,老百姓都叫他李肥猪。李肥猪养了十多个税警,拦路敲诈勒索。当时一百斤盐大约值十四块光洋,按盐局“见三抽一”的规定,过卡就得抽去四块多,真是一道可恶的“鬼门关”。

一九一六年年初的一天,寒雨刚过,冷风刺骨,贺龙和二十多个伙伴赶着六匹驮着盐包的马,走近芭茅溪。有人问:“我们绕道爬山,还是过关纳税?”大伙看看那又陡又滑的山路,马根本上不去。

贺龙想了想说:“我们以往几回受盘查,是因为人少,腰杆不硬。这次人多,就是要从盐局闯过去,偏不纳税,让姓李的领教一下赶马人的脾气!”伙伴们说:“行,我们跟你闯过去!

盐局的税警发现了马帮,连忙报告李肥猪。李肥猪正躺在床上吸鸦片,听说有油水,也懒得起床,哼哼地说:“卡住关口,严加盘查!”

马蹄得得,马铃当当,贺龙来到关卡上。税警把枪一晃,手一伸,喊道:“交税钱通行!”贺龙走在最前面:“我们的盐还没有卖,哪有钱交?”

税警把枪机扳得“嚓嚓”响,凶神恶煞似地说:“不交钱,莫想过关!”贺龙轻蔑地朝他们看了一眼,大胆地走上前说:“钱没有,你去同李局长说,我们打张欠条。”

税警见贺龙他们人多势众,不敢来硬的,只得去同李肥猪讲了。李肥猪鸦片瘾还没过足,懒洋洋地说:“他们挨得脱初一,挨不过十五,硬是榨不出油水,那就打欠条。”

贺龙叫一个会写字的伙伴写好欠条,递过去说:“过几天,我们把盐卖了,一定来取欠条!”说完,意味深长地朝大家看看,伙伴们都笑着点点头。税警无可奈何,只得把他们放过去了。

转眼间,是早春二月天气了。二十岁的贺龙邀集了十八个身强力壮的农民兄弟,翻山越岭来到离芭茅溪九十里路的樵子湾。贺龙对大家说:“这次到盐局去取欠条,大家既要大胆,又要心细,不能瞎闯!”

吃过晚饭,贺龙与一个精干的青年各拿一把菜刀走在头里,十几个人赶过九十里崎岖的山路,到达离芭茅溪只两里路的杨家嘴。他们在草地上歇了一会脚,贺龙把这次行动的具体办法又说了一遍。

他们到了盐局门口,贺龙把手一挥,几个汉子扛起一根大木头,象乡间榨坊里打油一般,齐心合力朝盐局大门猛撞上去,“哐啷”一声,大门撞垮了。

另外几个人马上将早已准备好的油纸火把点燃。顿时,熊熊大火把盐局照得通明透亮。火光中,税警们从梦中惊醒,乱作一团。

一个税警摸到一根短棍,扑向为首的贺龙。贺龙自小练武,从容不迫,轻轻一挡把棍子拨开,手起刀落,那家伙“哎哟”一声,倒在血泊中了。

税警队的队长慌乱中没抓到枪,却虚张声势地叫嚷:“你们是干什么的?我要开枪了!”贺龙回答:“赶马的 贺龙特来登门算帐,取欠条!”说着,举起菜刀,朝他砍去。

菜刀还没砍下,一个眼明手快的青年农民已狠狠打下一闷棍,把这个税警队长击倒在地。贺龙一步上前,补了一刀,结果了税警队长的性命。

税警们见势不妙,趴在地下连喊饶命。贺龙把俘虏一清点,没有发现李肥猪,问道:“你们的局长呢?”一个税警把嘴朝床下一歪,贺龙一看:嗬,这条肥猪正躲在床底下发抖呢!

贺龙一把将李肥猪从床下拖出来,摔在地上,喝道:“你不是要我们来算帐,给你交盐税吗?”李肥猪连声说:“不要了,不要了!”贺龙喝道:“想要也不给。把你们的枪全部交出来!”

李肥猪抖抖嗦嗦地说:“枪,枪大多已在你们手里,其余四支,在、在楼上······”贺龙抬头一望,见阁楼的楼梯已被躲在上面的税警抽掉,便果断地说:“搭人梯,顶我上去!”

阁楼上的税警听说下面要搭人梯,正准备开枪,贺龙早已蹬着伙伴的肩膀上了楼口,举起菜刀,用力横扫过去,把一个税警的脚砍断。接着大声喝道:“要活命,赶快投降!”税警吓得发抖,乖乖地把四支枪交了出来。

贺龙与伙伴们把盐局所有的帐单、欠条一把火烧光,把存盐统统分给当地农民,扛着缴获的十多支枪胜利返回洪家关。贺龙给湘鄂边界除了一大祸害,人人欢欣鼓舞,奔走相告。两把菜刀闹革命的故事广泛地传开了。

就在贺龙两把菜刀闹革命的时候,北京发生了袁世凯称帝的复辟事件。贺龙把农民队伍武装起来,竖旗起义。他们杀贪官,除恶霸,用松树自造土炮,打下了慈利县城。

贺龙参加了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护国军,先后当团长、旅长和澧州镇守使,他镇压了澧州城内的大恶霸,带领农民打开地主粮仓,将粮食分给贫苦大众。

一九二三年,贺龙带着一旅人马驻守长江上游的涪州。当时北洋军阀为了扩充势力,讨好帝国主义,把祖国的主权都出卖了。贺龙眼看外国轮船在长江上横冲直撞,非常气愤,决心碰碰洋鬼子,让他们知道中国人的骨气。

一天,有一艘日本轮船从下游驶来,贺龙叫部下将船扣住,接着就上去检查。日本商人气势汹汹地说:“我们从上海到汉口,经过好些大港口,没有谁敢管一点闲事,你们回去问问贺旅长,凭什么扣船?

贺龙说:“我们贺旅长说了,要你们睁眼看看,这是中国人的江河,还是外国人的江河!如果知道是中国人的江河,就得老老实实地服从中国人的规章,老老实实接受中国人的检查!”说着把手一挥,要士兵们检查。

一检查,果然在船上发现许多军火。贺龙愤怒地命令道:“把这些军火统统没收,把人留下两个!”


过了几天,日本驻重庆的总领事在北洋军阀吴佩孚的军械处长的陪同下,来办交涉。日本总领事一见贺龙,劈面就问:“我们日本人犯了什么罪?”贺龙理直气壮地回答:“你们偷运军火,助长内乱,犯的是砍头之罪!”

贺龙朝两边喊了一声:“来人!”几个士兵威风凛凛地站了出来,那日本总领事吓得浑身直发抖。“押下去!”贺龙一声令下,总领事被押走了。吴佩孚的军械处长本想通过“交涉”,把这批军火搞走,见此情景,哪里还敢作声。

过了几天,贺龙给了那军械处长一些路费,要他去告诉曹锟、吴佩孚:“现在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我看好得很。还是和广东联合起来,把帝国主义赶出去,中国才有出路!”

吴佩孚的军械处长原来很担心被贺龙杀掉,听了这话,连连点头答应,告辞去了。那日本总领事和两个日本商人被扣押起来,直到后来他们承认了错误,才被释放。

贺龙虽然赞成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帮助下实行三大政策,但他对于国共两党的政治主张还不大明白。一次,贺龙邀请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员赴宴,要他们各自发表对时局和国家前途的见解。两党的人就在宴会上演说了起来。

听了演说,贺龙说:“还是共产党的理论对。”从此,他不仅积极参加北伐战争,任师长、军长等职,打了很多胜仗,成为国民革命军中著名的左派将领,而且非常支持和尊重派到他部队中工作的共产党员。

在共产党员周逸群等同志的影响下,贺龙愈来愈靠拢共产党。一九二七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实行反革命大屠杀,贺龙的父亲和弟弟被杀害,更使贺龙认定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马列主义才是救国救民的真理。

七月底,贺龙按照党的指示,将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带到南昌。当领导南昌起义的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同志将起义计划通知他并征求他意见时,贺龙坚定地说:“很好,我完全听党的话,党叫我怎样干,我就怎样干。”

贺龙同志担任了南昌起义军总指挥,和周恩来、叶挺、刘伯承,以及恽代英、林伯渠、陈毅、聂荣臻等同志一起,领导了震惊中外的“八一”南昌起义,向国民党军队打响了第一枪。

南昌起义胜利后,为了保存革命力量,部队南下广东,行进到瑞金时,贺龙同志由周恩来、周逸群同志介绍,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他坚定地向党表示:一定要接受各种考验,坚持革命,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

由于敌人的疯狂“围剿”,南昌起义的部队在潮汕被敌人打散,贺龙身边只带了几个人,有人悲痛地说:“回家去种田吧。”贺龙却非常坚定地回答:“我生是党的人,死是党的鬼。就剩我一个人,也要跟党走到底!”

当时,党中央为了培养红军高级指挥员,想派贺龙同志到苏联学习军事。他考虑了一下说:“还是让我回湘鄂西拉队伍打游击,干土地革命吧。”党中央经过研究,派周逸群等同志和他一起回湘鄂西,开辟革命根据地。

一九二八年初,贺龙同志冒着被蒋介石悬赏十万大洋买他一颗头颅的危险,和周逸群、卢冬生等七个同志,带着一本《共产党宣言》和一支手枪,在群众的掩护下,登上了汉江的航船。

船行几天,贺龙他们向船上的水手、工友宣传了不少革命道理。还向他们打听道:“你们经常在这条江上跑,知道哪里有团防?”船上的人恨透了团防,指着前面说:“那观音洲上就有,经常敲诈勒索,可恶极了。”

贺龙说:“请你们在观音洲把船靠岸,我们有事,上去一会儿。”水手们虽然不知道他们上岸去干什么,但看准这些人是帮穷人说话、做事的,船到观音洲,就靠了岸。

岸上的团防局长正蹲在地下自个儿掷骰子玩,冷不防屁股被人踢了一脚,回头一看,见是一个素不相识的大汉,边上还有几个人。他正要发火,大汉说话了:“我是贺龙,要借你的枪。你要是不放心,我可以打个收条。”

团防局长一听是贺龙,脸色刷地变了。这时从外面传来“砰”一声枪响,贺龙知道卢冬生同志已将卫兵解决,伸出一只铁钳般的大手,揪住团防局长的衣领喝道:“借几条枪好大回事,借不借你说嘛!”

团防局长见贺龙威势很猛,卫兵又已丧命,纵有包天狗胆,也不敢不“借”,连忙说:“贺将军到此,哪有不借的道理!”说着只得把四支步枪和四支驳壳枪全部交出来。

贺龙等同志背起枪,回到船上。水手、工友们高兴地说:“哟,你们这样快当,取枪不费吹灰之力,老百姓可有指望了!”贺龙他们回答说:“这里也有你们的一部分功劳呢!

船又走了一段路,贺龙等同志在离洪湖不远的一个集镇边登了岸。贺龙向水手、工友表示感谢,并充满信心地指着湖光山色说:“再过段时间你们从这里过路,红旗将会插遍两岸!

贺龙他们登岸后,沿着湖边的芦苇丛寻找贺锦斋同志。贺锦斋是贺龙的堂弟,原是二十军第一师的师长,南昌起义后遵照党的指示到荆江两岸活动,听说他已组织了一百多人,可就不知驻扎在哪里。

水波浩渺,苇丛密密层层,连个人影也看不见,怎么能找到贺锦斋同志呢。贺龙他们正焦急着,忽听得一阵悠扬的歌声从苇丛后面飘将出来:“洪湖沔阳州,吃的不用愁;撒网便是鱼,扬锄就是藕·

贺龙一听这动人的渔歌,兴奋地说:“看,接咱们的人来了!”周逸群点点头。正说着,小船已靠岸,上面坐着一个四十来岁的汉子,开口就要船钱。贺龙抽出驳壳枪一晃:“把我们渡过去,这玩艺儿就是船钱。”

大汉看了驳壳枪一眼,叫他们上船。船到湖中,大汉伸出两个指头,“吱—”地打了个唿哨,只见芦苇丛中飞出许多两头尖尖的小船,每船一人,手握单木桨,箭也似地朝他们冲过来。

贺龙和周逸群交换了一下目光,他们看准那些小船上的人既不是团防,也不象土匪,贺龙于是对那大汉说:“想要武器好办,反正我们也是从别人手里拿来的,不过得交到你们上司那里去。”

大汉打了一个手势,船队雁字形摆开,一会儿就划到湖对岸。贺龙正想着,他们的“上司”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只见岸上跑来一个二十六、七岁年纪的穿长衫的人,定睛一看,正是贺锦斋!

贺龙一步跨上前,与贺锦斋紧紧握手,这可把大伙乐坏了。贺锦斋说:“你们不是爱听贺龙的故事,盼望见到贺龙吗?看,这不是给“捉”来了。”听说是南昌起义的贺总指挥,好多人伸出了舌头:“幸好刚才在船上没动手!”

贺龙、周逸群同志和贺锦斋同志会合后,不久就和石首中心县委取得联系,发动了监利、华容、石首、南县等县的年关斗争。农民和渔民举红旗,抓团防,打土豪,分田地,势如暴风骤雨,闹得轰轰烈烈。

农民运动的开展,打击了反动势力的气焰。为了将来把山区和湖区连成一片,阳春三月,贺龙、周逸群、贺锦斋等同志把武装交给了石首中心县委领导,前往桑植开辟根据地。

翻山越岭走了十多天,贺龙重见家乡的山和水,感到分外亲切,但他也看到由于国民党军队烧杀掠抢,许多地方显出一片凄凉景象。当地老百姓有认识贺龙的,热情地把他们请进屋里作客。


有一个算是贺龙亲戚的人,见了贺龙惋惜地说:“你为什么要当红脑壳(共产党)呢?你当过镇守使,当过军长,是有前程的,当共产党落个啥?脱下将军服穿粗布服,脱下皮鞋穿草鞋,你图的是什么?”

贺龙回答说:“我贺龙找真理,找个好领导,找了半辈子,现在总算找到了。就是把我脑壳砍了,我也要跟共产党走到底。我要的不是个人的前程,我要的是国家民族和劳苦大众的前程。”

群众中也有不少人因为山区消息闭塞,对革命缺乏认识。周逸群同志提出,要以毛泽东同志开展湖南农民运动为榜样,大造革命舆论,把民众发动起来。这意见得到大家的一致赞同。贺龙笑着要贺锦斋拟点标语出来。

贺锦斋同志很会做诗,不一会,就以桑植民歌的形式写出了好些火辣辣的标语、口号。其中有一首写道:老子本姓天,家住澧水边,有人来拿我,除非是神仙。刀口对刀口,枪尖对枪尖,有你就无我,你死我上天!

贺龙同志看了那些贴得满山遍野的标语,高兴地说:“写得好,只要把群众的心点燃,湘鄂西万山丛中就会燃起熊熊大火来!”果然,群众的革命情绪迅速被鼓动起来,许多人纷纷来找贺龙他们,要求组织起来,建立武装。

贺龙同志在湘西的威望本来就很高,树起一杆旗,很快就召集了三千多人,建立了工农革命军,贺龙担任军长。同时,湘鄂边前敌委员会、中共桑植县委和各地农民协会也都成立了。群众运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山区根据地初步建成,周逸群同志到洪湖一带组织鄂西特委,贺龙同志以桑植为中心,继续发动群众,扩大红军队伍。

红军队伍不断壮大,反动派大为恐慌,发动了疯狂的“围剿”;而我党内“左”倾盲动主义路线也影响到了洪湖地区,使革命遭受很大损失。一九二八年冬,贺龙同志为了保存力量,只得把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活动。

反动军队步步为营,严密封锁,妄图困死红军。贺龙同志带了部队,回旋在湘鄂交界的大山上,他和大家一样,饿了吃野菜、树皮,冷了烤篝火取暖。贺龙同志鼓舞战士们说:“我们要坚信曙光在前,树立胜利信心。”

为了取得和上级党组织的联系,贺龙同志派了一名战士,化装成采药人出山去。贺龙亲切地拍着他的肩膀说:“大家都盼你带回胜利的曙光,你肩上的担子不轻啊!”说着,脱下自己脚上的草鞋,给他路上穿。

从此,贺龙和大家站在山头,天天盼,夜夜盼,盼望着派出去的同志带回来党组织的消息······战士们见贺龙同志眼窝一天天陷下去,颧骨一天天突起来,非常难受,很想打点野味给他吃,但又怕开枪把目标暴露了。

一天,有个战士用棕丝套子抓到只山鸡,高兴地炒了碗山鸡肉,请贺龙同志吃。他好久没闻到肉味了,但他刚尝了尝,就想起几位生病的战士,马上亲自把山鸡肉端了去。

过了年,雪消冰化,草木萌芽,一九二九年春天到了。一天早上,贺龙站在山头,眺望东方喷薄欲出的红日,忽听得一个声音:“贺老总,我回来了!”回头一看,树丛中倒着一个人,正是去年冬天派去寻找党组织的战士。

战士脸色苍白,嘴角露出笑容,贺龙同志连忙招呼大家,给他慢慢灌了一碗温开水,然后从他衣角里拆出了一封信。信是周逸群同志写的,介绍了洪湖那边群众斗争的情况,传达了党中央会议的精神。

贺龙同志立即召集党的活动分子开会,传达党的第六次代表大会的决议,以及关于建立红军,建立根据地,分配土地等指示。他兴奋地说:“我们有了党的指示,将使红军迅速壮大,根据地的革命烈火会越烧越旺。”

贺龙同志把部队带到鹤峰边境的走马坪,遵照毛泽东同志关于“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将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后改称第二军),贺龙同志任军长,恽代英同志任党代表(未到职)。

红四军经过整顿,部队面貌焕然一新,战斗力大大增强 接连打了好几个大胜仗,又收编了两支地方武装,很快发展到一千多人,九百多条枪。指战员们深有感触地说:“党的领导、群众的支持,是红军胜利的保证。”

有了人,有了枪,红四军局面越打越大。贺龙听说鄂西利川县汪家营有个哥老会头子,外号叫“魔王”的团防队长,欺压人民,无恶不作,决心把这颗钉子拔掉。过一天,他带了一批红军指战员,来到了“魔王”的老巢。

“魔王”手下的团丁见来了人,很远路就趾高气扬地打话道:“来的什么人,是不是投奔大爷的?”贺龙将计就计,高声答道:“正是投奔大爷来的!”团丁笑着返身进去报信。过了一会,一个“袍哥”出来叫道:“各位,大爷有请!”

一听有请,贺龙吩咐在门外留下三十多个同志,其 余的由他带头大摇大摆地闯了进去。过了中门,只见两边都是手握长枪的团丁杀气腾腾地盯着他们。一位红军干部假装发怒,大喊:“既是朋友,为何刀枪相见!”

“魔王”见来的好汉非但毫无惧色,而且威风凛凛,连忙假意喝道:“贵客上门,谁叫你们拿武器来?赶快把枪架起,两旁侍候!

“请!”“魔王”嚎叫一声,招呼来客进了正厅。正厅供着蒋介石的头像,按哥老会规矩,是应该向这头像行礼的。可是红军战士哪里肯行礼。

一个团防“大爷”见来客这么无礼,发了火:“你们是哪个山头的,连规矩也不懂?”贺龙同志把眉毛一扬,一个身材魁梧的红军干部厉声喝道:“老子是红军,专门收拾妖魔鬼怪的!”

“魔王”正要动手,脖子上挨了一刀,才叫出一声“哎哟”,就倒在血泊里了。在正厅里的红军指战员们一下子就把在场团丁的武装解除了,把另一个“大爷”也刺死。

中门两边的团丁正想伸手去取架着的枪,门外的红军战士一涌而入,把手里的枪口一扬:“谁动一动,马上开枪!”有一个团丁企图顽抗,只听得“砰”的一声,送了性命。其余的团丁吓得浑身发抖,有的跪在地上直喊“饶命”。

贺龙同志站到高处,庄严地向团丁宣告:“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专打国民党和土豪劣绅。你们当中愿意为穷人打天下,参加我们队伍的,欢迎!不愿干的,回家当老百姓,只要安分守己,我们不找你们。”

团丁中本来也有不少人是穷苦人家出身的,听这一宣布,当下大部分参加了红军。贺龙同志智取“魔王”,不仅缴了枪,增了人,也扩大了红军的影响,使附近一带的团防闻风丧胆,老百姓个个眉开眼笑。

拔掉了汪家营的团防钉子,贺龙同志率领红军乘胜前进,先后解放鹤峰、桑植两个县城,成立了县苏维埃政府,并在龙山、定恩、五峰等县边沿开辟小块根据地,建立了工农民主政权和赤卫队。

一天,桑植县苏维埃来了一顶轿子,从轿子上走下一个名叫贺仕光的豪绅,自认是贺龙同志的族叔。原来,贺仕光的一个侄子是革命的叛徒,在洪家关一带危害人民,被区苏维埃逮捕了,贺仕光是来找贺龙同志求情的。

贺龙同志爱憎分明,当场严词把贺仕光训斥一顿。贺仕光夹着尾巴溜了。贺龙同志马上通知洪家关区苏维埃惩办贺仕光。


洪家关区苏维埃开了公审大会,枪决了贺仕光,抄了他的家,打开谷仓,分粮给穷人。这件事大长了革命人民的志气,大灭了地主豪绅的威风。

敌人是害怕革命形势向前发展的。驻永顺县的国民党独立十九师旅长向子云到处张贴布告:“杀死贺龙者,赏光洋五千块!”他仗着人多势众,枪好弹足,以为红军不堪一击,只派了一个团“进剿”贺龙同志的军队。

贺龙同志设下埋伏,指示前头部队一与白军接触立即撤退。敌团长不知是计,尾随着进入红军伏击圈。突然一声炮响,伏兵四起,白军大部分被消灭,那个满想捞五千块光洋的敌团长也送了狗命。

贺龙断定向子云不会甘心一个团的覆灭,准会亲自前来“进剿”。从永顺到桑植,水急浪高的赤溪河是必经之道,贺龙同志特地在那里安排下二十几只渡船,准备接向子云过河。

船工们问贺龙:“让向子云过河?那县苏维埃政府和咱红军······”贺龙爽朗地大笑:“上次人家送给我们那么多枪支弹药,这次连县城也不让人家进一下,也太不客气罗!”船工明白贺军长一定埋下了神兵神将,连连点头说好。

果然不出贺龙所料,向子云率领两千兵马,耀武扬威地离开了永顺,一路还给部下打气:“抓住了贺龙,官升三级!”

向子云到了半路上,就和一小部分红军干上了。白军一个冲锋,就冲破了第一道防线,来到赤溪河。向子云一看河边现现成成泊着二十几条渡船,不由得仰天大笑:“天助我也,天助我也!”笑罢,便下令部队渡河。

白军过了河,得意洋洋地冲进桑植县城,却没见到一个红军的影子—他们哪里知道,此时红军战士早已在城外埋伏好,把桑植县城团团围住。

贺龙同志亲自带着一路人马埋伏在城北的梅家山,居高临下,监视着白军的一举一动。向子云刚进桑植县城,天恰恰下起雷阵雨。贺龙同志一声令下,各个山头立即亮出了红旗,战士们猛虎一般冲下山来。

霎时间,雷电声、军号声、枪炮声、喊杀声,震山荡谷,惊天动地。贺龙同志手提驳壳枪,首先从北门冲入,接着其余各路红军也都杀向县城。警戒城门的白军吓得魂不附体,丢下两挺机关枪,撒腿就跑。

向子云见红军从四面八方杀来,知道中了空城计,左冲右突,死伤无数,忽然发觉西面红军还比较少,于是带了一批白军窜出城西,直奔赤溪河而去他哪里知道, 这是贺龙同志故意放开让他走的一条死路。

白军来到赤溪河边一看,原来那么多的船,一条也没有了;赤溪河浊浪滚滚,奔腾咆哮,好不吓人!这时,红军战士已从背后追杀过来。贺龙同志吩咐司号员:“吹猛点,紧紧追赶!”

白军前无逃路,后有追兵,人碰人,马撞马,哭爹叫娘,死伤无数;向子云抓住马尾巴想泅河逃跑,一个浪头把他打翻,登时送了性命。

战斗结束,沙滩上敌尸狼藉,河岸边俘虏成行,红军战士全歼敌军二千多人,缴获长短枪一千余支。

为了进一步扩大根据地,一九三O年七月,贺龙同志率领红四军东下,和活动在洪湖地区的周逸群等同志领导的红六军会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贺龙任总指挥,周逸群任政委;红四军此时改称为红二军。

红二军团在贺龙、周逸群同志指挥下,抵制了“左”倾冒险主义的立三路线要他们离开湘鄂西去攻打长沙的命令,首先捣毁了当地封建反动的组织白极会的老巢,接着解放了大片城镇,创建了有十七个县的湘鄂西根据地。

到年底,根据地发展到了四十多个县,贺龙同志将红军带到鹤峰边境休整。一天部队正在行军,有个老乡追上来说:“我跟在后面走了好多路,看到你们的部队正派,准是红军。”贺龙同志笑了:“是红军怎么样?”

老乡说:“我们那里也有一支队伍,称为‘共产军’,烧杀偷抢,啥坏事都干。”“哦?”贺龙一楞,他想到前几天有情报说,土匪甘占元、秦伯卿的人马在这一带活动,很可能就是这支“共产军”。

贺龙同志将部队带到走马坪驻下,通过侦察了解,确定这支所谓的“共产军”果真是甘、秦土匪武装,有四千 多人,三千多条枪,烧杀淫掳,无恶不作。有人提出用武力把他们消灭,贺龙同志摇头笑笑,说了一条妙计。

却说敌匪“司令”甘占元,这天正躺在床上抽鸦片,勤务兵送来了一封信,他打开一看,顿时象触电似地跳了起来,说:“快,快把秦副司令请来!”

秦伯卿来了,甘占元奸笑说:“贺龙来信联系,要和我们谈判,你看,这不是当官发财的好机会么?咱一面把贺龙请来,在酒席上动手,割下他的首级,向南京请功领赏;一面送信给国民党部队,将红军四面包围,一举消灭!”

“老兄妙计,妙计!”秦伯卿连连称妙,两个匪首手舞足蹈,得意忘形。当下就叫小土匪送信给国民党部队,同时叫手下安排酒席,打算把贺龙请来赴宴。可这里的酒席还没摆好,贺龙的请帖却先送到了。

甘、秦二匪商量了一下:要是不去,贺龙准会起疑心;不如先登他的门,表示一点“诚意”,然后再发帖子去请贺龙,就不愁他不上门来。甘占元带了一队卫兵,心怀鬼胎地赴宴去了。

红二军团指挥部设在一家财主院子里,贺龙同志笑容满面地把甘占元请进正厅。红军首长平时与战士们同甘共苦,吃一样的饭菜,可这次为招待“客人”,酒席办得非常丰盛。甘占元一看,笑得两眼眯成一条缝。

酒至中途,甘占元醉得满面通红,贺龙朝外使个眼色,一个匪兵被押了上来。贺龙同志问甘占元:“你认识这个人吗?”甘占元睁开醉眼一瞧;手中的筷子落到地上。这个人正是他派去送信给国民党军队的那个。

甘占元伸手要去摸手枪,两只手腕被在旁的红军干部箍得死死的,半点也动弹不得,他和带来的卫兵一起当了俘虏。贺龙同志随即指挥红军包围了土匪老窝,将匪军一网打尽,秦伯卿也被活捉。

抓住了匪首,贺龙同志召集群众大会,宣判说:“甘占元、秦伯卿打着共产军的旗号,坏事做绝,恶贯满盈,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下令将甘、秦为首三十多个土匪头子枪决,老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接着贺龙同志又指挥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根据地的“围剿”;并且对王明“左”倾路线,特别是对肃反扩大化进行了抵制,保护了大批革命干部,坚持了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

一九三四年十月,贺龙同志率领的红二军团和任弼时同志率领的红六军团—奉中央军委命令进行长征的井冈山红军,在黔东的印江县会师了。贺龙同志热烈欢迎这支来自毛主席身边的部队。

会师后,贺龙同志怀着对毛主席、周恩来副主席、朱德总司令非常尊敬的心情,经常要任弼时同志介绍中央红军革命斗争的经验。


为了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贺龙、任弼时同志带着红二、六军团,又来到了湘西。当二万多红军进驻永顺县城休整时,国民党调动了三个师四万兵力追来了。红军战士真想马上打一个大仗,可是贺龙同志却要大家撤退。

贺龙同志不但要部队撤退,还吩咐后勤部的同志,拿出几百块光洋,向商会把永顺县猛洞河上的木桥买下来。后勤人员怎么也想不通,这木桥搬不走,移不开,买了有啥用?但贺龙同志坚持要买。

后勤人员问贺龙,买下的桥怎么处置?贺龙把手一挥:“赶紧烧掉!”后勤人员大吃一惊,以为听错了。贺龙说:“烧掉,反正老百姓都知道我们把钱付给了商会,以后商会重新会造的。”

烧了木桥,红军撤出县城,到了三十里外的吊井岩。贺龙同志骑在马背上,从望远镜里看到敌人并不在永顺县城内驻下,而是追出城来了,便说:“好吧,把吊井岩这块地盘也给他们让出来!”

红二、六军团自从会师后,还没和敌人打过仗,战士们心里痒痒的,见部队一退再退,便问贺龙同志:“贺老总,咱手里的枪又不是吃素的,为什么老叫敌人撵着跑?”贺龙笑笑:“到时候有你们打的嘛!'

敌人追来了,贺龙同志要部队从小路撤退,奔向十万坪。有一位同志主张从大路走,部队给养问题容易解决。任弼时同志知道贺龙同志对这一带地形很熟悉,对那位同志说:“听贺老总的,走吧。”

部队翻山越岭走了七十里,赶到十万坪。原来这里是两边高山,中间是一条五里多宽、二十多里长的峡谷。贺龙同志对任弼时同志说:“你看,天生一个锁口袋,让敌人钻进来,然后把口子一封,这叫锁起口袋打狗!”

贺龙同志要部队赶紧做饭,吃了饭上山隐蔽,说着和任弼时同志登上山头。从山上朝下看,整个十万坪尽收眼底。贺龙同志问:“这地方如何?”任弼时同志兴奋地说:“天下难寻的好战场!

下午敌人追到十万坪,进了伏击圈,正奇怪怎么不见红军踪影,忽听得一声枪响,紧接着杀声震天,红军从四面山上冲杀下来。白军把机关枪、迫击炮、行军锅、电话机扔得满地都是。

天黑了,敌人的残兵残将向永顺逃窜。贺龙同志看得分明,吩咐一个师长:“永顺大桥已被我们烧掉,敌人过不了汹涌的猛洞河,你赶快带部队插小路去追!”

小路要比大路近四十里,红军战士抢先占领了永顺县城的制高点,把逃回的敌人打得人仰马翻。敌人想过猛洞河逃跑,可连桥的影子都没有,哪里逃得掉?

这一仗消灭敌军两个师和一个旅,缴获大量枪支弹药。红军乘胜建立了湘鄂川黔军区,贺龙同志兼任司令员,和任弼时等同志领导当地人民开展土地革命,搞得热火朝天。

一九三五年二月,贺龙同志接到电文,得知党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毛主席的领导地位。他激动地说:“我虽然没有见过毛泽东同志,但从我本身的经验教训中,从读到他写的文章中,深知他是我们的正确领导者。”

就在这时,蒋介石命令两湖军阀分六路围攻红二、六军团。贺龙同志、任弼时同志坚决执行毛主席为首的中央 军委指示,诱敌深入,各个击破,在不到十个月的时间里,整旅整师地歼灭敌军,直接配合了中央红军的长征。

一九三五年十一月,红二、六军团在贺龙、任弼时等同志率领下,从桑植出发,斩关夺隘,飞渡澧水、沅江,突破敌军的封锁线,开始了万里长征,从胜利走向胜利!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1.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3.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4.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5.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6.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7.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8.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9.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10.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11.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12.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13.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14.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15.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16.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17.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18.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19.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20.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21.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22.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23.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24.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25.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26.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27.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28.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29.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30.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31.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32.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33.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34.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35.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36.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37.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38.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39.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40.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41.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42.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43.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44.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45.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46.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47.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48.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49.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50.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51.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52.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53.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54.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55.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56.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57.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58.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59.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60.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61.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62.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63.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64.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65.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66.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67.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68.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69.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70.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71.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72.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73.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74.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75.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76.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77.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78.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79.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80.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81.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82.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83.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84.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85.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86.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87.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88.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89.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90.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91.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92.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93.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94.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95.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96.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97.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98.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99.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100.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101.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102.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103.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104.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105.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106.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107.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108.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109.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110.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111.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112.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113.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114.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115.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116.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117.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118.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119.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120.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121.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122.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123.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124.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125.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126.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127.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128.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129.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130.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131.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132.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133.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134.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135.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136.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137.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138.webp 《贺龙在湘鄂西》 曾晓浒 桂润年 郭德祥139.webp

手机版|中国连环画

GMT+8, 2025-4-6 04: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