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连环画

 找回密码
 注册

[传统戏曲] 传统戏曲故事11《智赚合同文》傅伯星

[复制链接]
angel 发表于 2016-4-28 18:0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宋朝时,汴梁刘安柱幼时随父母逃荒,流落到山西潞州,不幸父母双亡,后被富户张员外收为义子,抚养成人。刘安柱长大后得知自己亲生父母之事,便携带着父亲遗留的合同文书,回老家汴梁认祖归宗。不料其伯母杨氏一心想独占家产,骗走合同文书,拒不认亲。刘安柱在岳父帮助下告状开封府,包公巧施计策,取得合同文书,秉公了结此案。

宋朝汴梁城西关外义定坊,住着刘氏两兄弟,老大名天祥,娶妻杨氏;老二名天瑞,娶妻张氏。嫡亲数口在一起过活,不曾分居。
天祥没有儿女,杨氏改嫁到刘家时带来个女儿,名叫花瓶,年已五岁。天瑞有个儿子,名叫刘安住。
本地有个李老大,有个女儿名叫小莲,从小就与安住订下婚约。两家相处甚好,有事互相帮助。天祥妻子杨氏是个贪财的刁婆。盘算着等女儿长大招个女婿,把家产全夺过来。所以把安住看作眼中钉。
收成好的地方去居住。天瑞觉得哥哥年纪大了,不便远走,便决定自己带着妻儿出去逃荒。
兄弟俩请来亲家李老大作证。讲明刘家本不曾分居,但因荒年难以度日,无奈兄弟出走。如今立下文书将所有田产记下,待日后以此为证。
文书写好,各自画了押,兄弟二人各收一纸,作为凭证。过了几天,天瑞便领着妻儿与哥哥挥泪告别。杨氏心中好不欢喜。
一路风餐露宿,几天后,到了山西潞州某镇。天瑞租了一家张秉毅的房子住下了。
张秉毅夫妇,无儿无女,见刘家夫妻为人忠厚,三岁的安住又生得眉清目秀、乖巧聪敏,便有意要过继他做养子,夫妻商定,便请人去与天瑞说和。
天瑞夫妇见张家夫妇为人和气,又乐于助人,便同意了。张家夫妻甚是欢喜,便选了个日子过继了刘安住。改名张安住。
过了半年,天瑞夫妇突然染上了瘟疫,张秉毅夫妇为天瑞夫妇四处求医,只是不见好转。张氏身体本来就弱,没多久就死去了。
张氏死后,天瑞病情日渐加重, 自知不会转好,便请来张秉毅,对他说: “你是我家恩人,小弟有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张秉毅流着泪说: “我与你情同骨肉,有什么话尽管说,决不辜负你的嘱托。
取出文书交给他,说:“安住幼小,望将他抚养成人,把文书交给他。”说罢,不一会,便咽气死了。
张秉毅盛殓了刘天瑞,将他夫妻的两口棺材,暂时埋在张家坟地的旁侧。每年清明节,张秉毅都带安住去上坟,要他祭拜生身父母的坟茔,只是没有告诉他实情。
安住渐渐长大,张秉毅送他到学堂读书。安住聪明伶俐,十五岁便通晓经文。张家夫妇爱如至宝。
光阴似箭,安住已经十八岁。张秉毅认为应该把他的身世告诉他。到了清明节,夫妻便又领着安住去上坟。
安住指着旁边的坟问:“爹爹常叫我拜这坟,不知是什么亲眷?”张秉毅便将天瑞如何来到此地,又如何将他过继为养子的事说了一遍。
安住听罢,泣不成声,哭道:“孩儿既知此事,不宜再迟,待儿安葬父母,再来侍奉二亲。”张家夫妇点头称是。
第二日,张秉毅拿出文书交给安住。安住拜别义父义母,起出父母灵柩,运往家乡去了。
不一日,回到家乡,来到伯父家,见一老婆婆站在门前,安住上前报了自己的姓名,说明找伯父拜认归宗。那婆子一听,生气地问道:“如今二哥二嫂在哪里?你既是安住,有何为证?
安住听婆子言语,知是自己伯娘,便拜了几拜,把父母在十五年前死在潞州,自己又得义父抚养之事说了一遍。并取出文书交给伯娘。
杨氏说:“你先等一会,我去把文书对一下,是真的,便认你。”原来她女儿花瓶招了女婿,以为天瑞三口已死在外面,家产可以独占了,不想安住前来认亲。打定主意,把合同文藏起,死不相认。
安住等了好久,不见伯娘出来。不觉着急起来。这时走来一位老人,问道:“你是哪里人,为什么在我家门口站着?”
安住说:“你莫非就是我伯父?我是刘安住。”接着又把父母双亡,义父抚养之事告诉了天祥。天祥听说兄弟夫妻已死不觉流下泪来。
天祥将安住领进厅堂,介绍给杨氏。杨氏却装作不认识,说道:“既是刘安住,他爹娘走时有合同文书,若拿得出来便是真的;若不然就是冒认!
安住说,刚才已把文书交给伯娘了。杨氏一听,开口骂道:“你这说谎的小子,我何时见到文书!分明是来骗取家产!”
就回潞州去。”杨氏喝道:“谁听你花言巧语!”说着抓起一根棒子就朝安住头上打去,打得安住头上鲜血直流。
一个说给了,一个说没给,天祥也不知真假。杨氏便将安住推出门外,把门关上了。
安住被关在门外,不由痛哭起来。这时走来一位老人问他为何在此痛哭?安住便把伯娘赖去文书,又打破了头,从头说了一遍。
这老头正是李老大,安住的岳父。李老大听了脸色气得铁青。他问安住可记得文书上写的什么?安住便从头至尾背了一遍,一字不差。
李老大走进天祥家责问道:“亲侄回来,为何不认,反把头打破有文书。”李老大说:“他说是你要去文书,藏起来了。”
杨氏狡辩道:“李大哥也好笑,我何时见过?真见鬼!······别人家的事,谁要你多管?”说着拿起木棒又要打安住,被李老大拦住了。
李老大知道杨氏是个刁婆,不再与她多说,把安住带回自己家中。次日清晨,李老大写好状词,带着安住到开封府告状去了。
官司教唆他?”李老大说:“他是小人女婿,文书是小人写的,可怜他年幼含冤,故而替他申诉。”
包公问李老大:“你是怎样认出他是你女婿的?”李老大道:“他自三岁离乡,今日方归,本不曾认识,文书又被人拿去。可这文书除刘家兄弟和小人外,再没人知道。他如今背出来,一字不差,岂不是见证!
包公又问安住: “莫非你真不是刘家之子,来拐骗的?”安住道:“老爷,天下事是假难真,何况小人早已说过:情愿不分伯父家产,只要葬了父母,便回潞州。岂是来拐骗的?
包公听两人说得有理,传刘天祥夫妇听审。包公问刘天祥:“你怎能全听妻言,那人是你侄儿不是?”天祥答道:“小人不曾认识,全凭文书为证。小厮说有,妻子说无,实难决下。
包公沉思了一会,对安住说道:“你伯父如此无情,我听任你狠儿打伯父之理?”包公一听,心中已明白几分。
包公对众人说:“这小厮果然是骗子,情理难容,你等各自回家,把这小厮押在牢中,改日严刑审问!”杨氏暗暗高兴。李老大和安住却迷惑不解。
安住留在狱中。包公吩咐衙役扬言安住因破伤风快要死了,又派人去潞州将张秉毅接来。包公向张秉毅详细地询问了事情的经过。心中已是十分明白。
د张秉毅走后,包公密嘱牢子和衙役,临审时如此如此。众人会意而去。
次日升堂,张秉毅、刘天祥夫妇、李老大都来听审。包公让张秉毅讲了天瑞夫妇的不幸和安住遵父命归宗认亲的经过。不料杨氏仍不改口,拒绝交出合同文。
包公便叫衙役提出安住对质。不一会儿,看守来报:“安住垂危,行动不得。
过了一会儿,看守又慌忙来报:“刘安住死了!”李老大,张秉毅闻讯大哭。杨氏心中欢喜,不由脱口而出:“死了好,谢天谢地,免得我家遭累!
包公装作没听见,命衙役派人去检查,看安住因何而死?不大工夫验尸官来报:“查得死者太阳穴被他物所伤致死。”
包公又问杨氏:“那小厮究竟是你甚么人?与你有甚关亲?”杨氏道:“那小厮实不相识,更非关亲。
包公故意沉吟了一下,说:“若是关亲,你是大;他是小,纵然打伤身死,不致偿命,只罚些银两即可;若非关亲,岂不闻,杀人偿命、欠债还钱么?刑法规定殴打平民致死者抵命!”
包公喝令:“把这婆子上枷,投放死囚牢里,秋天处决!偿这小厮的命。”话音刚落,两边衙役抬过一面枷锁放在堂前。吓得杨氏面如土色。
衙役拉起杨氏就要上枷,杨氏直着嗓子喊道:“大人绕命!那小厮实是小妇人的侄儿啊!
包公道: “既是你侄儿,有何凭证?”杨氏道: “现有文书为证。”当即从身上摸出合同文递与包公。
包公厉声喝道:“合同文书本有两份,想是用你家的那份来哄骗本府吗?”杨氏忙说:“小人不敢。这一份实是侄儿的。我家那份,现放家中。”
包公命人提出安住。杨氏抬头一看,安住容颜如旧,连打破的头都好了。顿时满面羞愧,无颜以对。
包公把合同文书交给刘安住,说:“合同文书已被我赚出,快上前见过你家伯父、伯娘。”安住给杨氏行礼,更使杨氏无地自容。
包公提笔判决:“刘天祥不明真象,念其年老免罪;杨氏本当重罪,罚银赎罪。”安住收好文书,和义父、岳父及伯父、伯娘,谢过青天包老爷。欢天喜地回家去了。
刘天祥同安住安葬了天瑞夫妇的骨殖。后来,安住和小莲成了婚,拜别了岳父、岳母和伯父、伯娘,带着妻子,随张秉毅回潞州去了。
传统戏曲故事11《智赚合同文》津美1.webp 传统戏曲故事11《智赚合同文》津美2.webp 传统戏曲故事11《智赚合同文》津美3.webp 传统戏曲故事11《智赚合同文》津美4.webp 传统戏曲故事11《智赚合同文》津美5.webp 传统戏曲故事11《智赚合同文》津美6.webp 传统戏曲故事11《智赚合同文》津美7.webp 传统戏曲故事11《智赚合同文》津美8.webp 传统戏曲故事11《智赚合同文》津美9.webp 传统戏曲故事11《智赚合同文》津美10.webp 传统戏曲故事11《智赚合同文》津美11.webp 传统戏曲故事11《智赚合同文》津美12.webp 传统戏曲故事11《智赚合同文》津美13.webp 传统戏曲故事11《智赚合同文》津美14.webp 传统戏曲故事11《智赚合同文》津美15.webp 传统戏曲故事11《智赚合同文》津美16.webp 传统戏曲故事11《智赚合同文》津美17.webp 传统戏曲故事11《智赚合同文》津美18.webp 传统戏曲故事11《智赚合同文》津美19.webp 传统戏曲故事11《智赚合同文》津美20.webp 传统戏曲故事11《智赚合同文》津美21.webp 传统戏曲故事11《智赚合同文》津美22.webp 传统戏曲故事11《智赚合同文》津美23.webp 传统戏曲故事11《智赚合同文》津美24.webp 传统戏曲故事11《智赚合同文》津美25.webp 传统戏曲故事11《智赚合同文》津美26.webp 传统戏曲故事11《智赚合同文》津美27.webp 传统戏曲故事11《智赚合同文》津美28.webp 传统戏曲故事11《智赚合同文》津美29.webp 传统戏曲故事11《智赚合同文》津美30.webp 传统戏曲故事11《智赚合同文》津美31.webp 传统戏曲故事11《智赚合同文》津美32.webp 传统戏曲故事11《智赚合同文》津美33.webp 传统戏曲故事11《智赚合同文》津美34.webp 传统戏曲故事11《智赚合同文》津美35.webp 传统戏曲故事11《智赚合同文》津美36.webp 传统戏曲故事11《智赚合同文》津美37.webp 传统戏曲故事11《智赚合同文》津美38.webp 传统戏曲故事11《智赚合同文》津美39.webp 传统戏曲故事11《智赚合同文》津美40.webp 传统戏曲故事11《智赚合同文》津美41.webp 传统戏曲故事11《智赚合同文》津美42.webp 传统戏曲故事11《智赚合同文》津美43.webp 传统戏曲故事11《智赚合同文》津美44.webp 传统戏曲故事11《智赚合同文》津美45.webp 传统戏曲故事11《智赚合同文》津美46.webp 传统戏曲故事11《智赚合同文》津美47.webp 传统戏曲故事11《智赚合同文》津美48.webp 传统戏曲故事11《智赚合同文》津美49.webp 传统戏曲故事11《智赚合同文》津美50.webp 传统戏曲故事11《智赚合同文》津美51.webp 传统戏曲故事11《智赚合同文》津美52.webp 传统戏曲故事11《智赚合同文》津美53.webp 传统戏曲故事11《智赚合同文》津美54.webp 传统戏曲故事11《智赚合同文》津美55.webp 传统戏曲故事11《智赚合同文》津美56.webp 传统戏曲故事11《智赚合同文》津美57.webp 传统戏曲故事11《智赚合同文》津美58.webp 传统戏曲故事11《智赚合同文》津美59.webp 传统戏曲故事11《智赚合同文》津美60.webp 传统戏曲故事11《智赚合同文》津美61.webp 传统戏曲故事11《智赚合同文》津美62.webp 传统戏曲故事11《智赚合同文》津美63.webp 传统戏曲故事11《智赚合同文》津美64.webp 传统戏曲故事11《智赚合同文》津美65.webp 传统戏曲故事11《智赚合同文》津美66.webp 传统戏曲故事11《智赚合同文》津美67.webp 传统戏曲故事11《智赚合同文》津美68.webp 传统戏曲故事11《智赚合同文》津美69.webp 传统戏曲故事11《智赚合同文》津美70.webp 传统戏曲故事11《智赚合同文》津美71.webp 传统戏曲故事11《智赚合同文》津美72.webp 传统戏曲故事11《智赚合同文》津美73.webp 传统戏曲故事11《智赚合同文》津美74.webp

相关帖子

手机版|中国连环画

GMT+8, 2025-4-6 05: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